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施慧萍關心食安把關及人民求償機制

施慧萍關心食安把關及人民求償機制
 記者張麗英/報導
  縣議員施慧萍就政府是否提供人民相關求償機制、食用黑心食品衍生之後遺症提出質詢。施議員表示,食安風暴以來,花蓮許多飯店業者、食品業者無端受累,更擔憂人民攝取劣質油品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。
  衛生局長徐祥明答詢表示,自中秋節至今食安問題發生以來,衛生局除原本所轄食品藥物權責單位外,更動員局內各科室及十三鄉鎮市人力日夜清查,第一波清查四千餘家業者,第二波清查更擴及至五千餘家業者,目的即在於確保鄉親免受黑心食品威脅,同時消除消費者疑慮,避免食安風暴持續影響商家生計。
  徐局長表示,食安風暴以來,縣境內下架正義公司油品約18公噸、下架頂新企業油品約7.79公噸,目前封存於盤商倉庫,之後會參照大統食安事件處理作法,由上游廠商進行回收,過程經衛生局及當地衛生單位清點,並將回收油品染色防止油品外流,並於回收後投入生產生質柴油之用。
  徐局長指出,確保食安須從源頭做起,過去檢驗技術及項目無法涵蓋所有面向,倘有不肖業者有心鑽漏洞時,僅依賴檢驗難免有漏網之魚。徐局長提到,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食安辦公室,強化自主、官方及第三方驗證,並推動八項改革措施,從源頭改善臺灣食品安全。
  就食用黑心食品衍生之後遺症及相關求償機制。徐局長表示,攝取劣質油對健康產生的危害有許多因果關係影響,民眾因而受害可就民刑事司法途徑進行求償,在健康照護層面衛生局也會提供醫療檢查等項目的支持。
  針對去年越南米混充國產米事件,施議員也提出進口越南茶米是否有摻雜危險產區(土壤含落葉劑)的可能性,盼縣府掌握產品產區情形。農業處長張智超表示,農糧署現在已針對進口米與國產米要求明確標示區隔,花蓮縣亦以區隔兩者市場為第一要項,積極朝建立自有品牌方向努力,把產自縣內優質農特產品明確標示,讓消費者吃的安心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